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

我先說結論:「謝謝你,仲丘。」



  我先說結論:「謝謝你,仲丘。」

  在不久以前的過去,若要讓一件存在的「事實(fact)」成為一件可以被指涉、被討論的「事件(event)」,往往得透過政黨派系的運作,再加上主流媒體關愛的眼神,才得以浮上檯面、接受公評;假設沒有政黨和媒體作為中介,那這件事實就會跟閻羅王的長相一樣,只有鬼才知道(!)。
  然而在25萬白衫軍走上街頭後,網際網路正式成為一種製造「事件」、設定「議題」(agenda)的工具和平台,被廣泛地運用在數起重大公民運動當中,再也沒人敢嘲笑年輕世代只會「萬人響應、一人到場」,公民社會的雛形已然形成。

  何謂「公民社會」?

  在所謂的公民社會裡,每個人都擁有製造事件的能力和工具,也同時擁有討論議題的權利與平台,簡單來說呢,就是我們可以共同且公開地討論那些「我們打從心底真正關心的問題」,並且歸納結論、進而付諸行動。
  目前最具有公民精神指標性的,就是發生在今年三月下旬的「那個事件」,年輕的公民們透過網路串聯、聚集焦點,提出了「伏冒是什麼?」這個問題,引發了熱烈的討論,激辯之聲此起彼落,萬家說法相互爭鳴,然而執政者卻以粗暴的手段兀自蠻幹(半分忠),強迫公民吞下他們給出的結論:利大於弊、利大於弊、利大於弊(很精闢所以要寫三次)。
  於是乎,在見識過這種無限逼近恥度下限的行為後,原先像蝸牛般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公民精神,就霹靂啪啦地一夜長大,然後如潮水般地包圍了立法院,最後全面啟動成為有史以來最不禮貌的超巨大公民運動(居然帶香蕉進議事廳!),史稱:「大腸花(誤)運動」。
  這群原先在大人眼中,被認為除了對著手機螢幕留下油漬和指印以外,在現實生活中毫無建樹的草莓水蜜桃一族,居然有如此的組織力和行動力,去衝撞這個讓大人們也感到不爽(卻早已喪失熱情去阻止)的國家機器。如此超出理解範圍的舉動,使得大人們終於改寫了植物系譜學,發現一碰就爛的草莓水蜜桃,原來早已在不知不覺中,蛻變成了勇於直視烈日的太陽花;如此這般忽視進化規則的巨大轉變,使得這些認為生命早已定型、人生蓋棺論定的大人們重燃希望,決定跟著年輕人一起賭一把,懷著逆轉的信念坐上牌桌,要贏回被奪走的一切。

  「與其說網友是柯文哲的網軍,倒不如說柯文哲是網友的政府軍。」

  有個叫TonyQ的鄉民如是說;就是這種嶄新的視角,讓一向扮演他人手牌的我們,終於搖身一變成了自己命運的寫手;柯文哲的勝選,其實就是公民精神的勝利,是建構公民社會的第一步。
  他曾經說過:「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對的、什麼是錯的,但是最大的悲哀是,對的事情沒有辦法做,錯的事情每天在做,甚至講了還是不會改。」這種無奈,有望在不斷成長茁壯的公民社會中被解放,國家公僕唯一需要揣摩的「上意」,就是「人民的意志」。

  身為公民的我們,在重掌製造事件以及設定議題的權柄後,更需要時刻檢視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否夠足夠深刻?批判的切入點是否鞭辟入裡?是否能夠找出存而不覺、避而不論的事實,再將其轉化為足以引起廣大共鳴的事件?是否能積極付出行動,創造一個沒有恐懼、沒有疑慮的社會場域?

  這只是第一場勝利,未來我們要並肩繼續努力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